「嗯,」沈持哑声说道:「我晓得。」
「莫要急,」董寻站了会儿又缓缓坐下来:「看今年的大雪,明年是个好收成之年,就算咱们装聋作哑不过问此事,也不会出乱子。」
沈持:「……」
董大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精神状态还怪美好的。
他一时无话可说,端起茶水要饮,门外有人敲门:「沈大人在吗?」
赵蟾桂还没回来,家中无小厮可支使,董寻的书童去开门迎客,原来是苏杭一带的官吏派人来给相爷送礼贺年,俗称「炭敬」,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送温暖,夏天也有「冰敬」,不过从前他不在京城,人家想送也找不到人罢了。
董寻:「红包来了。」
只见来人面相精明能干,手上恭敬地捧着两个花篮,里面放着几支腊梅:「沈大人,董大人,苏州顾大人来给贵府上添一枝春色。」
这是苏州知府顾允凤的「炭敬」。
沈持谢过来人,又死皮赖脸从董寻的钱袋里摸出一把钱打赏了:「多谢顾大人记挂了。」
来人客套两句,匆忙告辞。
花篮里放着一个红色的信笺,上面写着「《诗经》一部」,董寻大笑:「嚯,三百两,出手够大方的。」
《诗经》号称三百篇。
沈持拿出来一看,果然是一张三百里的银票,他笑了:「要是一千两的该怎么写?」
「那就写《千佛名经》。」董寻说道。
沈持无奈地笑了笑:「真是为难他们了。」送礼都要处处见文雅,遮盖住人人喜欢的铜臭味。
董寻:「各地给圣上送贺礼那才叫一个绞尽脑汁呢,还要提心吊胆的。」
怕出差错,又怕犯了忌讳……比如徽州府曾经往朝廷送一块印着「万寿无疆」的徽墨,结果「疆」字在半路被磨掉了,皇帝看着很不高兴,把送礼的官员给革职流放了。
沈持心道:这是陋习,得改。
他把这三百两「炭敬」又放回篮子里去。董寻:「坐了这大半天,我该走了。」沈持瞧着外头漫天飞舞的雪花:「董大人快回去歇着吧。」
把人送出胡同口才又返回家中。
他娘朱氏吭哧吭哧搬着一袋面往灶房挪去:「来,扛去造访,我做些糕点。」
沈持:「……娘,不用那么麻烦。」
这个朝代的过年又热闹又有年味,不过对他来说,怎么过都一样,他没有特别期待。
「怎么不用麻烦,」朱氏提醒他:「今年你和你媳妇儿头一次在家里过年,娘多做些好吃的。」
又要他早点把过来年初二陪史玉皎回娘家礼备好……
这是正经事,沈持应了声,带上斗笠顶着雪到街上逛年货去了。
别问他为什么没叫上史玉皎一块儿,这一休沐,几乎天天有女郎来找史玉皎出门比武丶嬉闹……还都是武将之家的女子,她玩的都快不认得他这个夫君了。
到了年三十,她一早起来说要做家务,到院子里转了一圈回屋问:「咱家还有什么要做的吗?」
沈持打了个哈欠继续睡懒觉:「你找到了叫我一声,我来做。」
史玉皎:「……」
老狗旺财听见沈持在睡懒觉,叼了个肉包子来找他,松嘴放在他床头然后看着他,像是在说:起来吃了饭再睡回笼觉。
沈持摸了摸它的脑门,看着行动迟缓的老狗说道:「我不饿,自己吃吧。」
弹指一挥间,旺财来他们家已有十多年了,对于一条狗来说,馀下日子不多了,多活一天赚一天。
旺财用爪子扒拉着包子,执意要他吃,沈吃一骨碌爬起来:「走了,旺财小叔,我带你到外面玩雪。」
于是一人一狗去撒欢放飞自己,后来史玉皎瞧他们玩的欢快,去史家叫来几名小辈一起玩,翻天地闹腾起来。
这一日过得十分逍遥自在,一晃到了黄昏该吃年夜饭时分,又有小太监来送贺礼,竟是雍王萧承彧的,沈持看他们抬了两箱一模一样的,惊问:「这是?」
小太监说道:「给沈相爷一份,馀下一份是给薛学士的。」
薛溆是雍王殿下老师,过年给他送贺礼是应当的……沈持心道:怎么还有他一份?
看着还挺贵重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[刑侦] 砸锅卖铁去上学 告白 春日越轨 同步追更弹幕后成了烫角色[第二部]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[快穿]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一心成名 坤宁 难哄 小师妹为何那样 偏偏宠爱 崽在凶案现场看到弹幕后 做我的常青树 婚后再爱 花信风 兜了一个圈 风月有染 太子妃实在美丽 烧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