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日后。
八月十三,群臣正在上早朝的时候,御林军的斥候送信回来,说沈持一行文官,武将史玉皎率将士今日午后行军至城门外,皇帝高兴地说道:「一会儿上完早朝,诸位爱卿陪朕到太庙里上根香,而后设庆功酒,迎众将士凯旋归来。」
得萧氏列祖列宗庇佑,又有御林军将士奋勇杀敌,才这么快平定了李虎之叛乱,江山稳固,他心甚慰。
以右丞相萧慈为首的百官叩首山呼万岁:「是,陛下。」
但御史大夫管聃却在此时煞风景地上奏道:「陛下,此次平叛挂帅的是庄王殿下,如今殿下在齐州抱恙暂未归来,这庆功的风光全给史将军一个女子……说不过去吧。」
提及庄王萧承钧,皇帝面色阴沉,一语未发。
兵部尚书魏淳看过沈持的奏摺,知庄王牵连进几年前二皇子萧承稷私藏甲胄一案,皇帝心里正火气大着呢,连忙和稀泥道:「瞧管大人说的,这次是御林军首次出征,一战告捷保住寿州,难道不值得庆祝?」
皇帝:「魏爱卿所言明理。」
纸包里包不住火,群臣也听闻一些风声,见状,更是纷纷附和魏淳。
管聃一个巴掌拍不响,只得低下头,不再作妖。
等下了朝,有人悄声提点他:「听说沈大人这次在寿张缴获了一批甲胄,和五年前从二殿下府里搜出来的一模一样。」
「沈大人把打造甲胄的铁匠带回来了……」
管聃怔住:「……」他心中不禁大呼:完了,庄王这下完了。
……
黄昏时分,一轮夕阳正要西下,微敛的光芒斑驳而慵懒地像铜钱洒了一地,映照得京城越发繁华。
城门外的树梢上系了彩绸,一路绵延到十里开外,宫中乐师沿途奏凯旋乐,百官肃立,百姓举着香,口中念念有词,仔细听都是祈祷国泰民安的……
不一会儿,激扬的牛角声从近郊传来,他们到了。
大太监丁吉领着几名太监干儿子骑马往前头去迎,很快,史玉皎领着三千御林军率先行来,披甲的女将军威风凛凛,让行人停下来驻足,甚至有百姓在心中感慨:以后即使生了女儿,也不用溺死进马桶里了,还要对她好,将来她有出息,像史将军这般有本事,或是如宫中的周淑妃丶郑德妃那样得宠,他们不也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。
丁吉端着宫中御酒迎上去,笑道:「万岁爷让老奴来迎史将军与诸位将军得胜归来,请饮御酒一杯,略洗风尘。」
太监们为史玉皎等众将奉上银杯盛的美酒。
史玉皎等人下马拜谢后接了酒,一饮而尽,而后重又上马缓缓前行,沿途各衙门官员纷纷给他们敬酒,至入城,都不记得饮下多少杯了。
御林军之后,沈持领着六部的文官一行人坐着马车驶来,丁吉又端着酒去给他们道贺:「沈大人辛苦,各位大人辛苦呀。」他笑盈盈地把酒端到沈持跟前:「这是宫里酿的枣花酒,甘甜香醇,尝尝。」
沈持谢过他,又对着皇宫的方向叩拜后接过酒,饮尽。
一番仪式走完,他重新坐进马车,在一片道贺声中入城门。然而看着他风风光光回来,百官们的心情略复杂。
他们其中的很多人,甚至背后的世家,之前都很看好庄王萧承钧,甚至向其示好攀附过。
谁知风向难料,不过俯仰之间,如日中天的庄王竟传出曾用甲胄陷害二皇子萧承稷的风声,眼看着要倒大霉了。
「你说,」这些人私下里曾担忧:「沈持抓到了庄王的把柄,会不会将跟庄王府来往过密的都牵连进去,以便趁机铲除异己,一举将自己送上相爷的位子?」
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个。
……
而此时的城中,京兆府尹温至正带着少尹林瑄巡视:「此次沈大人回京,山雨欲来,咱们京兆府此时一定不能出事。」
林瑄:「嗯,下官亲自带人巡逻。」
然后人算不如天算,还是出事了。
沈持进城后沿着街肆往家中走,随行的官吏也各自回家,快到他所居住的竹节胡同口时,忽然一身形佝偻的老者冷不丁跑到他的马车前,大喊:「草民马大福,有天大的冤,请大人为草民做主伸冤啊。」
沈持命车夫停车,他微掀开帘子瞟了一眼:「可有去大理寺递过诉状?」
那老者迟疑道:「草民不知大理寺的门朝哪里开呀。」
哦豁,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,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(.)
:||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告白 烧心 偏偏宠爱 风月有染 兜了一个圈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做我的常青树 同步追更弹幕后成了烫角色[第二部] 难哄 春日越轨 花信风 一心成名 坤宁 婚后再爱 太子妃实在美丽 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[刑侦]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[快穿] 砸锅卖铁去上学 崽在凶案现场看到弹幕后 小师妹为何那样